基本知識
成本的涵義
成本是 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商品經濟中的一個經濟範疇,是商品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成本的內容往往要服從於管理的需要。此外,由於從事經濟活動的內容不同,成本含義也不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概念和內涵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人們所能感受到的成本範圍逐漸地擴大。不同的經濟環境,不同的行業特點,對成本的內涵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成本的經濟內容歸納起來有兩點是共同的:一是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種目標為對象的。目標可以是有形的產品或無形的產品,如新技術、新工藝;也可以是某種服務,如教育、衛生系統的服務目標。二是成本是為實現一定的目標而發生的耗費,沒有目標的支出則是一種損失,不能叫作成本。
成本與費用
成本與費用是一組既有緊密聯繫又有一定區別的概念。正確區分成本與費用成本會計的重要前提。
成本是指生產某種產品、完成某個項目或者說做成某件事情的代價,也即發生的耗費總和,是對象化的費用。費用是指企業在獲取當期收入的過程中,對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資產的耗費,是會計期間與收入相配比的成本。成本代表經濟資源的犧牲,而費用是會計期間為獲得收益而發生的成本。
成本會計關注的是成本而不是費用。
成本分類
1、未耗成本與已耗成本
在財務會計中,將成本分為未耗成本與與已耗成本兩大類。未耗成本是指可在未來的會計期間產生收益的支出,此類成本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為資產項目,例如設備、存貨及應收帳款等。已耗成本則是指本會計期間內已經消耗,且在未來會計期間不會創造收益的支出。這類成本又可分為費用和損失,前者在損益表上列為當期收益的減項,例如已銷產品的生產成本及各項期間費用等,後者則因無相應利益的產生,而在損益表上列為營業外支出等項目,例如火災、水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2、支出成本與機會成本
支出成本和機會成本是成本的兩種主要類型。支出成本是過去、現在或未來的現金流出。機會成本是指由於選擇最優方案而放棄的次優方案上的收益。會計系統的特徵是記錄支出成本而不記錄機會成本。但是,管理者為了保證所作的決策是最優的,在進行決策時應考慮機會成本。
商業和製造性企業的資本化成本還可以進一步分為可計入存貨的資本化成本和不可計入存貨的資本化成本兩種。可計入存貨的資本化成本(也叫做可計入存貨的成本),是指購進存貨的成本,或者其他新增加的成本。不可計入存貨的資本化成本,是指那些與存貨無關的資本化成本。
成本會計信息
成本會計是財務會計與 管理會計的混合物,是計算及提供成本信息的會計方法。財務會計要依據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有關資料進行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而成本的形成、歸集和結轉程式也要納入以複式記賬法為基礎的財務會計總框架中,因此,成本數據往往被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用於對企業管理當局業績的評價,並據此作出投資決策。同樣,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成本數據,往往被企業管理當局作為決策的依據或用於對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業績評價。
產生與發展
產生
成本會計是隨著商品經濟的形成而產生的。
生產成本產生於資本主義的簡單協作和工場手工業時期,完善於資本主義大機器工業生產階段。隨著資本主義簡單協作的發展,引起了工場手工業的產生,這時各種勞動的結合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完善,對生產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資本家為了獲取更多的剩餘價值,對生產過程中的消耗和支出更加注意核算,因此生產成本核算提上議事日程。
發展
成本會計是隨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
20世紀初美國和西方國家的許多企業推行泰勒制度,不僅推動了生產的發展,也促進了管理和成本會計的發展,產生了用於成本控制和分析的標準成本法,使成本會計的職能從成本計算進而擴展到成本控制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企業生產經營能力高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促使企業成本會計不僅要精打細算,還要為降低產品成本而獻計獻策。
發展的階段
成本會計的發展的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1880-1920): 早期成本會計
原始的成本會計,起源於英國,當時認為成本會計就是匯集生產成本的一種制度,主要是用來計算和確定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隨著英國產業革命完成,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用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會計人員為了滿足企業管理上的需要,起初是在會計賬簿之外,用統計的方法來計算成本。此時,成本會計出現了萌芽。從成本會計的方式來看,在早期成本會計階段,主要是採用分批法或分步法成本會計制度;從成本會計的目的來看,計算產品成本以確定存貨成本及銷售成本。所以,初創階段的成本會計也稱為記錄型成本會計。在這期間,英國會計學家已經設計出定單成本計算和分步成本計算的方法(當時套用的範圍只限用工業企業),後來傳往美國及其他國家。
第二階段(1921-1945): 近代成本會計
近代的成本會計,主要是美國會計學家提出了標準成本會計制度,在原有的成本積聚的基礎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與分析”的新職能。在這種情況下,成本會計就不僅是計算和確定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還要事先制訂成本標準,並據以進行日常的成本控制與定期的成本分析。正因為成本會計擴大了管理職能,於是套用的範圍也從原來的工業企業擴大到商業企業、公用事業、以及其他服務性行業。近代成本會計主要採用標準成本制度和成本預測,為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提供條件。
第三階段(1945年-1980年) : 現代成本會計
20世紀50年代起,西方國家的社會經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隨著管理現代化,運籌學、系統工程和電子計算機等各種科學技術成就在成本會計中得到廣泛套用,從而使成本會計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即成本會計發展重點已由如何對成本進行事中控制、事後計算和分析轉移到如何預測、決策和規劃成本,形成了新型的以管理為主的現代成本會計。
第四階段(1981年以後): 戰略成本會計階段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電腦技術的進步,生產方式的改變,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以及全球性競爭的加劇,大大改變了產品成本結構與市場競爭模式。成本管理的視角應由單純的生產經營過程管理和重股東財富,擴展到與顧客需求及利益直接相關的、包括產品設計和產品使用環節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更加關注產品的顧客可察覺價值;同時要求企業更加注重內部組織管理,儘可能地消除各種增加顧客價值的內耗,以獲取市場競爭優勢。此時,戰略相關性成本管理信息已成為成本管理系統不可缺少的部分。
內容
現代成本會計拓寬了傳統成本會計的內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內容廣泛,以我國會計界目前的共識來看,現代成本會計的基本內容是: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畫、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檢查。
特徵
1、計算產品成本。
2、有助於企業資源的詳細計畫和有效的控制利用。
企業如何安排、使用資源,必須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任務來計畫資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測算這些資源投入使用後的效率和效益,這就需要細緻地觀察分析企業周圍的環境和企業內部的狀況,充分掌握正確的信息,完善情報體系是制定成本計畫的基礎。同時改善企業素質,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是改善企業成本計畫的重要條件。要提高素質、改善環境,必須深化改革,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按照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和項目以及按生產經營期限,分別制定出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和分期的費用預算及成本計畫,組成有機的成本計畫體系。
職能
成本會計的職能,是指成本會計作為一種管理經濟的活動,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能發揮的作用。由於現代成本會計與管理緊密結合,因此,它實際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個環節。在成本會計的各個職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職能,沒有成本核算就沒有成本會計。成本會計的各個職能是相互聯繫,互為條件的,並貫穿於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發揮作用。
1、反映職能: 最初、最基本的職能。
反映職能就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耗費,運用專門的會計方法進行計量、記錄、歸集、分配、匯總,計算出各成本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通俗地講,這項職能就是進行實際成本的計算,把生產經營過程的實際消耗如實地反映出來,達到積聚成本的目的,並用積累的成本資料反映企業的實際生產耗費和補償價值的情況,從而判斷企業經營效果的好壞。
2、計畫與預算職能:主要包括全部商品產品的成本計畫、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計畫和生產費用預算。
3、控制職能:包括投產前的成本控制和投產後的成本控制。
4、分析、評價職能。
分類
1、按成本會計制度分類,可分為實際成本制度、標準成本制度和估計成本制度。(1)實際成本制度。實際成本制度,是根據實際發生的各項支出計算成本的一種成本會計制度。
(2)標準成本制度。標準成本制度,是以預先制定的產品標準成本為基礎,用實際產量的標準成本同實際成本相比較並記錄和分析成本差異的一種成本制度。
(3)估計成本制度。估計成本制度,是在產品生產前預先估算單位產品成本,憑以確定售價,然後通過複式記賬將算出實際產量的估計成本與賬上實際成本比較,據以修改估計成本的一種歷史上曾採用過的不完整的成本會計制度。
2、按成本計算模式分類,可分為完全成本計算模式和變動成本計算模式。
(1)完全成本計算模式。完全成本計算模式,又稱“吸收成本”計算模式,它是按照傳統的成本觀念,將包含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在內的所有製造成本都吸收到產品成本中去,用來進行存貨的估價和確定已售產品成本的一種計算模式。
(2)變動成本計算模式。變動成本計算模式,是指產品成本中只包括變動製造成本而不包括固定制造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模式。
主要內容
成本對象的構成要素
企業的任何經營成果都是依存於一定的時空範圍而產生的。確定成本計算對象,不僅要認定計算什麼產品(或勞務)的成本,而且要認定是什麼地點、什麼時期生產出來的產品。因而,確定成本計算對象一定要有“時空概念”。通常,成本對象由三個要素構成:1.成本計算實體。2.成本計算期。3.成本計算空間。成本分配的方法
成本分配的方法主要有: 直接追溯法、 動因追溯法和 分攤法等。 直接追溯法依賴於可實際觀察的因果關係,因而其結果最準確; 動因追溯法是依賴於成本動因將成本分配至各個成本對象,其準確性次之; 分攤法儘管有簡單性和操作的低成本等優點,但是三種方法中最不準確的,應儘可能避免使用。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提高成本準確性所帶來的收益在價值上超過了與動因追溯相關的額外計量成本。成本計算方法
企業通常可採用 分批成本計算法和 分步成本計算法這兩種基本方法來計算產品或服務的成本。 分批成本計算法是按照產品或服務的明確件數或批別來計算產品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簡稱分批法。分批法的成本計算對象是產品的批別(或定單)。採用分批法核算的產品或服務往往有很大的差異。 分步成本計算法是通過將成本分配於眾多相似的產品或服務,然後計算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簡稱分步法。分步法的成本計算對象是產品的生產步驟。當企業的產品是單步驟生產時,其成本計算對象就是產品的品種。應該注意的是,實際上,很多企業所採用的成本計算制度既非分批法,也非分步法。而是分批法與分步法的結合。
在實際工作中,還採用了一些其他的成本計算方法,如分類法、作業基礎成本法、標準成本法和變動成本計算法。從計算產品實際成本的角度來說,這些方法都不是必不可少的,因而通稱為輔助方法。
成本會計系統
成本計算具有兩重性,它既是財務會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管理會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成本會計系統應由兩個部分組成。
1.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成本會計不管使用何種類型的成本會計系統,成本的結果都被用於公司的財務報表,財務報告的要求將影響成本會計系統的設計。成本在損益表中列為銷售成本,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為存貨。
2. 以管理為目的的成本會計
從管理會計的角度看,成本計算是為企業正確地進行最優決策,有效經營和嚴格進行成本控制服務的。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經營活動過程的質量和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企業管理部門為了實現有效經營,正確進行經營決策,往往要從許多方案中選取最優方案,“優”的標準主要是經濟效果,而各種形式的“成本”,又是經濟效果的重要表現形式。
組織工作
1、設定成本會計機構
成本會計機構是處理成本會計工作的職能單位。它是根據企業規模和成本管理要求來考慮,在專設的會計機構中是單獨設定成本會計科、室或組等,還是只配備成本核算人員來專門處理成本會計工作。
2、配備必需的成本會計人員;
成本會計人員是指在會計機構或專設成本會計機構中所配備的成本工作人員。對企業日常的成本工作進行處理。諸如:成本計畫、費用預算成本預測、決策、實際成本計算和成本分析、考核等。成本核算是企業核算工作的核心,成本指標是企業一切工作質量的綜合表現,為了保證成本信息質量,對成本會計人員業務素質要求比較高。
(1)會計知識面廣,對成本理論和實踐有較好的基礎; (2)熟悉企業生產經營的流程(工藝過程);
(3)刻苦學習和任勞任怨; (4)良好職業道德。
3、確定成本會計工作的組織原則和組織形式;任何工作的組織都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成本會計工作也不例外,它的組織原則主要有:
(1)成本核算必須與成本管理相結合;
(2)成本會計工作必須與技術相結合;
(3)成本會計工作必須與經濟責任制相結合。
成本會計工作的組織形式,主要是從方便成本工作的開展和及時準確地提供成本信息的需要,而按成本要素劃分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間接費用成本組織核算。
(1)材料組:一般由企業厂部成本會計人員與倉庫材料管理人員共同負責,主管材料物資和低值易耗品的採購、入庫、領用、結存的明細分類核算,定期盤點清查,計算材料成本費用,並對全過程進行控制和監督。
(2)工資組:主管應付職工的工資、獎金的計算與分配的明細分類核算,並對全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監督。
(3)間接費用組:間接費用的核算一般是由厂部成本會計人員負責進行,這部分費用可按成本習性分為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而變動費用以彈性預算進行控制,固定費用則用固定預算進行控制。
4、制定成本會計制度。
成本會計制度是指對進行成本會計工作所作的規定。它的內涵與外延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在不斷發展變化。商品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的成本會計制度內容包括成本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計算、分析和考核等所作出的有關規定,指導著成本會計工作的全過程,這也稱作廣義的成本會計制度。
具體的成本會計制度有:關於成本預測、決策制度;關於計畫(或標準成本)成本編制的制度;關於成本核算制度;關於成本控制制度;關於成本分析、考核制度等。
基礎工作
1、健全原始記錄
原始記錄是指按照規定的格式,對企業的生產、技術經濟活動的具體事實所做的最初書面記載。它是進行各項核算的前提條件,是編制費用預算,嚴格控制成本費用支出的重要依據。成本會計有關的原始記錄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反映生產經營過程中物化勞動消耗的原始記錄。
(2)反映活勞動消耗的原始記錄。
(3)反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支出的原始記錄
(4)其他原始記錄。
原始記錄是一切核算的基礎,成本核算更是如此。因此,原始記錄必須真實正確,內容完整,手續齊全,要素完備,以便為成本計算、控制、預測和決策提供客觀的依據。
2、健全存貨的計量、驗收、領退和盤點制度
為了保證入庫材料物資數量與質量,必須搞好計量與驗收工作,準確的計量和嚴格的質量檢測是保證原始記錄可靠性的前提;為了保證領、退的材料物資準確無誤,還必須及時辦好領料和退料憑證手續,使成本中的材料費用相對準確。由於材料物資等存貨品種、規格多,進出頻繁,儘管嚴格管理,但由於種種原因,賬面不符還經常存在,所以對材料物資還得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盤點,進行賬面調整,以保證庫存材料物資的真實性,確保成本中的材料等費用更加準確。
3、實施有效的定額管理
定額是指在一定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對人力、財力、物力的消耗及占用所規定的數量標準。科學先進的定額,是對產品成本進行預測、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據。與成本核算有關的消耗定額,主要包括:工時定額、產量定額、材料、燃料、動力、工具等消耗的定額,有關費用的定額如製造費用的預算等。消耗定額的制定是作為企業產品生產發生耗費應該掌握的標準。但由於消耗定額服務於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可表現為不同的消耗水平。當企業編製成本計畫時,是根據計畫期內平均消耗水平所制定的定額;當定額作為分配實際成本標準時,是以能體現現行消耗水平的定額為依據來衡量的;當企業為實現預期利潤而控制成本時,是根據企業實現預期利潤必須達到的消耗水平作為衡量的尺度。定額制定後,為了保持它的科學性和先進性,還必須根據生產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進行不斷的修訂,使它為成本管理與核算提供客觀的依據。
4、建立適合企業內部的結算價格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往往會相互提供半成品、材料、勞務等等,為了分清企業內部各單位的經濟責任,明確各單位工作業績以及總體評價與考核的需要,應制定企業內部結算價格。制定結算價格的主要依據有:
(1)內部轉移的材料物資等,應以當時的市場價格作為內部結算價格;
(2)材料物資、勞務等也可以以市場價格為基礎,雙方協商定價,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議價”,作為內部的結算價格;
(3)企業生產的零部件、半成品等在內部轉移時,可以用標準成本或計畫成本作為內部結算價格;
(4)在原有成本的基礎上,加上合理的利潤(即一定利潤率計算)作為內部的價格。
除上述計價方法外,企業也可以根據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以及結算上具體情況來確定其合理的結算價格進行結算。
5、頒布科學、完善的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是企業為了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和管理而制定的有關制度、章程和規則。規章制度是人們行動的準繩,是實施有效的成本管理的保證。
企業內與成本會計有關的規章制度主要包括:計量驗收制度、定額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考勤制度、質量檢查制度、設備管理和維修制度、材料收發零用制度、物資盤存制度、費用開支規定以及其他各種成本管理制度等。各種規章制度的具體內容應隨著生產發展、經營情況的變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客觀條件和變化,不斷改進,逐步完善。